顶点小说 > 不一样的贾宝玉 > 第52章 进宫

第52章 进宫


翌日一早,贾宝玉早早起床,昨日林壮已经找到岳川的居所送了口信过去,他穿戴好,同林妹妹用了早膳,骑马往约好的茶楼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岳川一袭长衫,从远处看端的一副读书人模样,走进一看却不似读书人那般羸弱,而是虎背熊腰,浓眉大眼,嗓音浑厚:“宝兄来了,请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就座,问他:“岳兄来得真早,可用过早膳了?”他这几年个子直窜,可和岳川一比,还是矮了些,真叫人不甘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岳川给他倒了杯茶:“吃过饭了,宝兄可用了?”见贾宝玉点头,便问,“宝兄叫我来,是要说什么事?”

        店小二上完茶就退了出去,小心地把包间门带上,小厮们在楼下喝茶,包间里只有两人。这是个能说话的地方,只是若直截了当说自己已经把岳川引荐给皇帝,倒有些施恩的意味,还有些像在强迫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计上心头,笑道:“岳兄可还记得那年在扬州时给我的土豆?”

        岳川看着他平静点头,倏尔喜道:“宝兄莫不是种出来了?”见贾宝玉点了点头,叹道,“好,好,这么一来,不知能救多少人于水火之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连连感叹,举起茶杯,对着贾宝玉道:“今日无酒,我便以茶代酒,敬宝兄一杯,愿宝兄能继续前进,发光发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继续前进他听懂了,发光发热是什么意思?

        岳川听了他的疑惑笑着解答:“宝兄种土豆此举,正是在发光发热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原来是做些利国利民之事的意思,贾宝玉点头表示受教,接着道:“我先前乡试时把土豆的种植心得和种植之法写了上去,无奈并没有什么消息。还是我师父在临走之前替我上了一本,才叫当今注意到。”说罢,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    岳川感叹:“官场之上,求稳的多,好在林大人相信宝兄,这才叫明珠不至于蒙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垂眉:“是啊。”又谈起昨日的事:“昨儿当今皇上把我叫进宫,探讨了一日,让我明日再过去,也不知道有什么章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把昨日的事情润色了一番,讲了出来,末了道:“我同皇上说起岳兄,道岳兄独具慧眼,一眼就能看出土豆能造福万民,皇上来了兴趣,便想见见岳兄。”就算岳川将来知道真相,知道是自己直接把他推荐给皇帝,皇帝才来了兴趣,怕只会以为他是不好意思居功,这才编了瞎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岳川的反应在贾宝玉的意料之中,并没有大喜,而是先皱起眉头:“我只是送给宝兄一个土豆,皇上他就要见我?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叹道:“岳兄这么个大好人才,皇上为什么不想见你,慧眼识土豆的人能有多少?”见岳川巍然不动,下猛药道,“岳兄难道想一辈子死磕在科举上,临老才开始发光发热。”不是他说话直接,写文章当真是岳川的弱项,他为人太正直,指望他说漂亮话比登天还难。他发散思维,不知岳兄将来娶妻时会不会同夫人说漂亮话呢?

        岳川自然不甘心因为文笔而功败垂成,他也察觉到贾宝玉恐怕没有把事实全说出来,至少隐瞒了一部分。若贾宝玉说的是真的,那么皇帝来了兴趣和皇帝想见他中间至少还有一环,若贾宝玉编瞎话,那皇帝到底怎么才想到见他就更值得商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说不定是贾宝玉直接把他引荐给皇帝,为了不让自己感动亏欠,这次乱说一通,说到底,还是为了他好,见皇上一面对他来说可是大好事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点头:“宝兄说得在理,是我想岔了,多谢宝兄帮我引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失笑:“岳兄若要谢,该谢朝堂上的那些大臣。”他压低声音,“一个个和皇上对着干,逼得皇上不得不发展自己的势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他昨日回贾府时琢磨出来的想法,皇上登基以来处处受太上皇的桎梏,朝中一眼望去全是太上皇留下的旧班子,怎么会不想培养两个自己的人呢?像他师父那种明面上效忠太上皇实际上忠于当今的人不算,皇帝要的是从头到脚写着‘我支持皇上’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同岳川认识的时间也不短了,因而把猜测告诉他后便道:“自古皇权之争,死的最快的就是那个冲在前面的人,岳兄若得了皇上青眼,还望好好保重自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面圣那天,一切都顺利得不可思议,最不可思议的是皇帝考察了岳川一个钟头后,竟直接给他一个正七品监察御史的官职。

        岳川更喜欢查案,刑部才是他想进的地方,查清冤假错案是他毕生的追求,有上辈子的经验,他有信心能干好。可是皇帝已有安排,倒不好现在拒绝,只能日后徐徐图之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一改前日那副吊儿郎当的模样,正襟危坐,接二连三出问题考察岳川,还不是笼统的套题,而是‘洪灾后百姓迁徙的流程’‘科举出题目该怎么出,现拟两个’‘军籍该怎么查证’‘巡盐时怎么查到盐官有没有作假’这种具体的题目。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在一旁仔细听着,在岳川答出第一个问题时,觉得他该被放到户部,谁知岳川每个问题都答得极好,还不时冒出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子,不仅皇帝的心情显而易见变好了——他一眼就看到皇上的姿势已经从正襟危坐变为跃跃欲试,连他这个看两人问答的人,也听得津津有味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知道岳川是个大才,没想到还是个全才,他一个毫无背景的人能懂这么多,该是这么多年辛苦生活历练出来的吧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显然也没料到这个岳举人能这么能干,就算只是纸上谈兵,也够厉害。他思虑再三后给了岳川监察御史的职位,准备观察一段时间,若是他的才干能达到方才测出来的一半,就让他升个职,兼任巡盐御史。

        林如海辞了巡盐御史后,皇帝换了好几个人,有初出茅庐的年轻官员也有位高权重的三品大臣,都表现得让他失望不已。初出茅庐的年轻人镇不住那些肥的流油的盐官,压不住场子,经验也不够,那些官场上历练出来的官员经验倒是足了,可过于相信自己,容易栽跟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有经验又能洞若观火的人也有,可现在人才这么缺,出去巡盐一年半载回不来,那可就浪费了。还是岳川好,不卑不亢心中又有计谋,出去巡盐几年也能积攒经验,不至于浪费,这人推举得好啊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一高兴,又是一连串的赏赐,还顾及到一旁喝了一个钟头茶的贾宝玉:“贾举人此番有功,不知有什么想要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放下茶杯站起身:“学生不敢居功。”想到前天他便是在这句话后推举的岳川,开玩笑道,“皇上就是再问,学生也找不出第二个岳大人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皇帝被贾宝玉这个他认为不怎么好笑的笑话逗得哈哈大笑,半天才道:“好,好,先记着这一功,日后一起赏。”又想到什么,和颜悦色道,“贾举人前日说的土豆田,朕已经命人准备好地。一大一小,小的在工部近旁,大的在城外庄子上,只等着贾举人过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对要不要给贾宝玉赐个官这事有些犹豫。从方才和岳川的对答可以看出,这人不会说漂亮话,科举对他而言,就是个拦路虎。可对贾宝玉则不是,他文章写得好,从科举出身不难,再有,他师父当年就是探花郎,说不定贾宝玉也想考个探花或是状元,好继承林如海遗志。

        人才要好好呵护,他准备问问贾宝玉什么想法,先让刘公公带着岳川去都察院走走,把人带给左都御史安排,这也是人才,派刘公公过去能让都察院众人知道,这是他重点关注对象,可别搞些小动作把这个人才掐没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等人走了,皇帝才开口问道:“贾举人可要直接入了官?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忙拒绝:“不瞒皇上,学生还想着继续科考。”当了官得半夜起床去上朝,小小年纪这么操劳怎么行,他还想多活几年。再说,横竖只要他把土豆种出来,就足以在皇帝心里挂上号,不至于将来被连累,那么有没有官职就不那么重要了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帝点点头,暗道自己想的不差:“好,有志气,朕等着你三年后蟾宫折桂。你日后要进宫上书土豆之事,朕赐你腰牌一块,方便你入宫述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接过这块象牙材质挂着红色穗穗的腰牌,放进怀中:“多谢皇上。”


  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40481/40481653/27207330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