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不一样的贾宝玉 > 第11章 启程

第11章 启程


林之孝是个看起来很老实实际上也挺老实的中年男子,在贾府大部分下人使劲贪污受贿的背景下,难得不跟着作威作福,故而贾宝玉对他的印象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一见贾宝玉就迎出来请安,贾宝玉扶起他道:“多日不见林管家了,咱们进去说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几人跟着进去,贾宝玉先坐下,又让林之孝坐下,林之孝再三推辞,才半坐在小杌子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来找林之孝主要是为了打听清楚贾珠的事,故而也不客气,直接问道:“大哥是生了什么病,现在病情如何,最初的症状出现在什么时候,你一一说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珠患病这事在贾家闹了一月有余,林之孝忙前忙后,也知道不少东西:“珠大爷乡试前一月左右染了风寒,喝了半个多月药才好,那之后就常常咳嗽。乡试前几日还有些不大舒服,不过是撑着不说,这些是后来珠大奶奶告诉老太太,太太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考试后我们几个去场外接珠大爷,珠大爷还未到家就晕了,请了大夫来瞧,大夫却说珠大爷心力损耗过大,他也救不回来。老太太,太太原以为珠大爷只是累倒了,这才赶紧请太医,太医给珠大爷灌了好些药,又是扎针又是点穴,还放了不少血,才将人救活。珠大爷半个月后才醒,醒来也昏昏沉沉的,我们来时才刚能吃得下东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明显是大病,贾宝玉眉头紧锁:“太医说是什么病症?日后有什么妨碍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之孝道:“太医说珠大爷读书太过用功,心力都耗损没了,这半年内都不能下床。那时候已经放榜了,珠大爷中了第七名,太太便问太医珠大爷能不能去考下一科的会试,太医说珠大爷这病病根已经种下,就是好转了也只能做些清闲的事情,再去科举,只怕阎王爷也救不回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叹了口气,贾珠一直以振兴贾府为己任,经此一事,不知该有多绝望,他又问:“听说珠大嫂子有孕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之孝点头:“太医说这病于子嗣上也有妨碍,好在珠大爷珠大奶奶有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真有福就不会重病了,贾宝玉心里不得劲:贾珠这病全家上下都有责任。若不是家里人一直给贾珠灌输振兴家族的想法,贾珠也不会每日起早贪黑读书;若不是家里几个大人只知享乐,把重担压在贾珠一人身上,贾珠也不用这么辛苦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又问:“这一年家里还有什么事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之孝想了想,方道:“外头并没有什么大事,不过是一些寻常的人情来往。府里倒有几件事:二爷走后不久,老太太就让琏二爷和琏二奶奶搬去荣禧堂居住,说是方便琏二爷琏二奶奶待客管家;老爷太太原本是在荣禧堂东廊边上的小院子住,老太太说老爷房里人口多,小院子住不下,便让老爷太太搬去荣禧堂后头琏二爷先前的院子里住;珠大爷病后老太太嫌珠大爷的院子晦气,又让珠大爷搬去老爷先前的院子住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听了,只想拍手称快。林之孝说得有点绕,大体意思贾宝玉还是懂了:贾琏夫妻搬去荣禧堂,贾政一家搬去贾琏之前的院子,贾珠夫妻搬去贾政先前的院子。这是让王夫人彻底不沾家务事了,贾宝玉一万分同意。

        王夫人其实并不坏,对贾母恭敬对小辈慈爱,对丫鬟们也过得去,平日里还怜贫惜老的。只是她太蠢了,饶是贾宝玉是她儿子,也忍不住觉得她蠢,一个手握权势却蠢笨的人谁知道会做出什么坏事,还是让她清闲点罢。

        林之孝继续道:“这是一件,第二件是珠大爷病时赵姨奶奶说了几句不干不净的话,惹了老太太生气。老太太说主子不该让个下人教,让人把环三爷抱去太太那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少爷小姐抱去哪都是乳母婆子们在带,贾母这样做不过想给赵姨娘没脸罢了,贾宝玉对赵姨娘的性子有所耳闻,也能猜出是什么不干不净的话,见贾母这般处置,自然没什么意见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又问:“还有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之孝踌躇半天,还是道:“老太太娘家史家卖了一大半下人出去,京里不少人都笑话他们。老太太也不太同意,生了一场气,这一年都没怎么见史家人,连史大姑娘也不常接来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来了兴致:“咱们家也笑话人家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之孝道:“是有几个多嘴的媳妇小厮说了几句混账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笑道:“林管家有什么话直接问便是。”林之孝可不是这种唧唧歪歪,一句话掰成好几句说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林之孝回道:“瞒不过宝二爷,琏二爷提了一句‘咱们家也要学史家’,故而家里不少下人都人心惶惶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事还没定好,贾宝玉也说不清楚,遂道:“有个影儿,还没确定,咱们家应该不是卖人,是放人。你安心办你的差事就好。”林之孝两口子应当不会放出去,贾府四个管家,也就他得用。

        家里的事问完,就该说说这回的行程。他问林之孝:“带了几条船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之孝回道:“带了两艘大船,二爷和林姑娘一艘,贴身伺候的丫鬟们跟着一起;另一艘用来装行李和其他下人。”又说了这回路程怎么走,要走多久,估摸什么时候能到。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听得认真,见林如海这般事无巨细倒也放心,他又想起方才和林黛玉商量的事,待林之孝说完,道:“我有好几箱书要带回去,一会儿让丫鬟送过来,你们先运到船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说完,见没什么事,同林之孝说一声就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回房后他让香菱把书整理了放进箱子,又叮嘱香菱务必记住放防虫防潮的香包。林黛玉早差人把两箱子书搬过来,加上他自己的两箱子书,共有四箱。他等香菱收拾好,让香菱带着几个婆子,把这些书一起搬去交给林之孝。他这几日常使唤香菱出二门传话办事,香菱在贾家毫无根基,先让她混个脸熟也好。

        启程那日,林如海在江边送别二人,两人哭着拜别,贾宝玉望着渐渐远去的码头,心里怅然若失:别说林黛玉,他也不想走。林如海夫妻二人对他当真好,是除贾母外对他最好的长辈了,连贾政王夫人都比不上,是真把他当亲儿子看待。他偶尔会闪过一丝想法,若姑妈姑父是他的父母就好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吹了一会儿风,他也冷静下来,回到船内去寻林黛玉说话,贾府和林府很多规矩都不同,林黛玉从没去过贾府,也无从学起,他要趁这几日和林黛玉好好说道说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林黛玉早担心在贾府错了规矩被人耻笑,见贾宝玉说这个,记得很是用心,香菱在一旁伺候着,也跟着听了不少。

        船只行了好几日,贾宝玉也说了好几日。一日,他说到一半,喝口茶润了下嗓子,便听见林黛玉在一旁道:“你将来可别当先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疑惑:“这是何意?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黛玉摇头道:“这几日你说的话,一半是规矩,另一个就是你家下人怎么坏,怎么不听话。你要是当先生,定会夹带私货。”又道:“好在香菱是你的贴身丫鬟,等闲不会出卖你,你以后说话小心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道:“外头有人守着,旁人过来定会听到动静,我便不会说下去了。不是我夸张,那些‘怎么坏怎么不听话’没一句是假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黛玉道:“我瞧着这回过来接咱们的几个仆妇都挺规矩,你家那个管家娘子也不拿大,就连那林管家,我隔着帘子听你们说过几回话,也是个老实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不怕林黛玉把贾府下人想得太坏,就怕想得太好。他道:“总不能都是坏人,总要有几个得用的下人。林之孝夫妻俩比旁的下人好一大截,安分守己,也不仗着贾府权势在外胡作非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黛玉微讶:“天子脚下,你们家下人还敢仗势欺人?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把茶杯放下,凑近道:“我从前常和老太太外出赴宴,认识了几个公子哥,其中有一个姓‘柳’名‘湘莲’的,是理国公家的旁支,为人仗义得很。他爱唱戏,常常去大户人家串戏,坊间的流言传闻没有他不知道的,我们家下人在外头横行霸道就是他说于我听的。我一开始还不信,派了人去查,才发现那些下人不只仗势欺人,还贪污受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黛玉问道:“你和外祖母说了不曾?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自然说了,还说了好几遍:“说了,其中最严重的是老太太的陪嫁丫鬟赖嬷嬷一家,可是老太太念着和赖嬷嬷的情分,只轻轻敲打了一下。”贾宝玉气愤,“我后来又使人去仔细探查,都要气笑了,那些人不曾收手,反而比从前更贪了。办一件事,要拿两三倍的好处。单说种树一事,办事的人支了两百两的银子,花了三十两请人种树,一百七十两进了腰包;账房更可恶,明明支了两百两,账上记了四百两;买办采买的笔墨纸砚都是次等的,就为了多捞几个钱。这只是其中几件,照这样下去,贾家迟早要被搬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黛玉道:“积重难返,你家这种情况更要大刀阔斧才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看着她道:“把那些下人拉下马并不难,只是恐怕要伤及贾府脸面,还会让老太太气几天。我身为二房的人,却在府里住了这么多年,名不正言不顺。若把那些下人处理了,可是帮了琏二哥两口子一个大忙,也算了却我怎么多年‘鸠占鹊巢’的羞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黛玉总觉得贾宝玉还有些未尽之语,让香菱出去再烧一壶茶来,见香菱走了,方开口问道:“既然已经有了法子,你为何还常常烦恼?”

        贾宝玉笑道:“知我者,谓我心忧,古人诚不欺我。我是还有一件事埋在心底,现在都没同人说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家全部下人贪的银子加起来都比不过一个赖家。赖家一直仗势欺人,贪污受贿,我身为主人,便是抄了下人家,旁人也不会说什么。”他见林黛玉点头,继续道:“赖家之于贾家就像贾家之于皇家,赖家仗势欺人,贪污受贿,我听了生气;那贾家仗势欺人,卖官受贿,皇上知道了,更要生气。我抄了下人家旁人没什么异议,皇上抄了我们家,更有人拍手叫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和赖家没什么交情,故而想抄了他家,当今圣上和勋贵们也没什么交情,说不定哪天想起这些勋贵的坏处,顺手就抄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话一出口,压在他心头的愁绪就少了许多。

        林黛玉不知他想的这么深,劝道:“有一句老话:尽人事听天命,你做了能做的,其他的也怪不得你。你常常想着这些,郁结于心,对身子可不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听了林黛玉劝慰,心里轻松了不少:“我不是那种誓要振兴家族的人,只是想得多了,难免会愁。据贾家现状看,败落是一定的,只是不知要怎么败落,若按贾家主子下人的胡闹法,抄家都不为过。我现在只想赶紧处置贾家的下人,让家里人少干点蠢事,等着贾府慢慢败落。”


  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40481/40481653/27207371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