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皇帝成长计划之恣意人生 > 第13章 喜得公主

第13章 喜得公主


最终我还是同意了清清的请求,说是请求,实则是为我分忧,我回到养心殿后,总觉得应该在哪些地方弥补一下清清,思来想去后,我将宗人府的人叫了来,按照旧例,皇子公主到周岁才上玉牒赐名,但事无绝对,例如景润出生时,为彰显他的地位尊崇,便早早上了玉牒,景源虽早赐名,但玉牒却是周岁时才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养母和生母相对而言,还是有很大差别的,未免日后这两个小崽子忘恩负义,委屈了清清,我决定让宗人府将三皇子和四皇子直接记在清清名下,并赐名景泽和景澄,上了玉牒,那么从今天起,清清便是他们的生母,与蔡选侍毫无干系。

        此举虽然委屈了蔡家,但那又如何呢,雷霆雨露均是君恩,他们可没那个实力和朕唱反调。

        打发走宗人府的人,我让高德海磨好墨,接着又下了一道圣旨,希瑜贵人孕育子嗣有功,得天庇佑,喜得双子,今特晋升为婕妤。

        圣旨一下,自是引起轩然大波,清清瞬间成为后宫位份最高之人。婕妤与嫔之间还有婉仪,相当于直升四级,我不知道都有哪些妃嫔气疯了,但我知道内务府最近忙的团团转,各宫都碎了不少摆件。

        很快母后就派人让我去慈宁宫一趟,看着母后脸色有些发黑,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气度,狠狠地训斥了我几句,就差直接骂我是昏君,骂清清是妖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承认我是冲动了,但我却没有丝毫后悔,清清本就是我最喜欢的女人,我对她好点怎么了,更何况,清清是唯一不计自己得失,全心全意为我着想的女人,就凭这一点,就值得婕妤之位,若不是怕母后气晕过去,我都想直接给清清封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皇上如此肆意妄为,可曾想过后果,就不怕伤了身边人的心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母后明鉴,儿臣登基数年,子嗣凋零,希瑜婕妤一次就为儿臣添了两个皇子,一个婕妤之位,儿臣觉得并无不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面对母后的责问,我没有丝毫妥协,圣旨已下,木已成舟,岂有朝令夕改的道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并无不妥?皇帝莫要忘了,蔡选侍才是她们的生母!”

        看着母后手中紧握的佛珠,我丝毫不怀疑若我没有登基,还是太子的时候,母后这佛珠就能立刻砸到我的身上。我下意识退后了一步,生怕母后暴怒之下,做出不冷静之事,然后才说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玉牒上,景泽景澄的生母是希瑜婕妤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?!”

        母后猛地站起身,她没想到我竟然做的这么彻底,如此一来,无论日后发生什么,都改变不了清清和两个皇子之间的母子关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明白此事再没了回寰的余地,母后望着我叹了一口气,我知母后这是对我失望了,我心中也有些不舒服,但我却什么都没说。

        清清虽然成为了后宫中位份最高的主子,但宫中事务我却仍让李嫔和姜嫔处理,母后知道后,对我的恼怒算是减少了一点,清清对权利并不热衷,现在也是一心一意的照顾两个皇子,所以虽不合规,可却无人提出异议,也算是另一种的皆大欢喜。

        平稳的日子没过多久,安西、北庭、安北、拢右接连出现了暴风洪水等灾害,白花花的税银如流水般支了出去,朝中便有人提出提高税率,强制征税的政策。

        “皇上,臣以为不妥,此政策过于强硬,不仅实施起来困难重重,而且恐有动荡之嫌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位大臣刚说完,另一位大臣立刻站了出来,反驳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任大人此言差矣,对策是否可行,需切实实行,现在民心稳定,适当提高税率,对朝廷而言,必是利大于弊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臣附议赵大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臣以为不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······

        朝臣们因此事吵闹不休,两方皆有道理,但最终我还是没有实施这个政策,因为提高税率的确可大大提高受灾地区的重建工作,但难免对民心有所损害,燕蜀才建国五年,根基不算稳固,这个时候提高税率,不是明智之举,况且这几年常年征兵,百姓的日子本就不易,在提高税率,动摇了国本,便得不偿失了,于是此事便作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回到养心殿,我见礼部尚书给我上了折子,我打来一看,是弹劾武臣别籍异财的奏折,武臣入朝不到一年,但颇受我器重,于是我将他招了过来,他却说是他平日正直,得罪了人,才受了无妄之罪,我见他十分老实真诚,便没有直接将他下入大牢,而是让东厂调查一番再做定夺。

        处理好国事,我听说清清最近在和厨子学习蟹生,便去了永寿宫一饱口福,味道属实不错,我好好的夸奖了一番,听得清清是心花怒放,用完膳之后,我随清清一同看望景泽和景泽,一段时间不见,两个孩子在她的精心照料下,白白胖胖了许多。看着很是可爱,抱着他们玩耍的时候,他们还会咯咯地笑,笑的我是龙心大悦。

        好日子过久了,朝臣们就要给我找点麻烦事了,在昭乾六年选秀的前夕,他们又一次在早朝上提出立后,先皇后已经故去多年,母后也常在我耳边念叨,于是我只好随了他们的意,松了口同意立后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次我没有犹豫太久便选定了姜嘉怡为后,这些年,她和李嫔共同打理后宫,为我省去不少后顾之忧,而且她处事公允,深受宫人拥戴,于情于理,她都是皇后的不二人选。

        立后的同时,我将清清晋升为昭仪赐住瑶华宫,岳才人晋升为嫔,白选侍晋升为才人,其他妃嫔未变,有的是因为不受宠爱,有的是因为近几年总是惹出不少争端,旨意一下,后宫中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。

        其中苏才人也应该晋升的,但因为她怀有身孕,我想在她生产后一同晋升,这次便没有将她写入圣旨,为了怕她胡思乱想,我特意让人送去了不少赏赐,太医说,苏才人这胎也是双胎,母后说应该还是两个皇子,但我却希望是两个小公主,皇子我已经有了四个,公主还一个没有呢,想到软软糯糯的小公主,我的心就不由地变得有些柔软。

        二月一日清晨,声势浩大的选秀正式拉开了序幕,历时十二天,一千多位秀女最终有七十人通过了终选,听母后说,这次有九位秀女各方面都比较出众,但我只选中了其中的三位,分别是傅晚晴、卓文君和赵嬛嬛,按照规矩,都给了选侍之位。

        新人进宫不久,苏才人就发动了,几个时辰过后,为我添了两位小公主,看着襁褓里软软的小婴儿,我嘴角的笑意就没有止过,暗叹苏才人真是个有福气的,她是异国公主,就算产下皇子,日后也没有继承权,为了避免他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,我也不能多加宠爱,公主就不一样了,无论我如何宠爱,对朝政来说也无甚影响。

        高德海见我高兴,讨巧的询问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可要为两位小公主赐名?”

        我瞥了这个老太监一眼,笑骂了他一句,然后在公主洗三礼上,赐名凌儿和月儿,凌儿和月儿虽是双胞胎,模样却不一样,凌儿看着更活泼一些,月儿则比较安静。同时,我将苏才人的位份晋升为良媛,赐住永寿宫。

        永寿宫和景仁宫是目前除皇后居住的长乐宫最大的两个宫殿,永寿宫与养心殿最近,为西六宫之一,主位是岳嫔,清清搬走后,偏殿便都空了下来,给苏良媛正好,她带着两个公主,也不显得拥挤。

        皇子和公主出生之后,内务府便会在中宫的重华宫和凤阳宫给他们安排宫殿,按规矩,他们自小就应该在自己的宫殿里居住,但若有妃嫔想要将孩子抱回寝宫养育,只要皇帝同意,等年龄大一些在搬回去也无妨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前景润因为先皇后去世,便一直留在重华宫,景源则是姜皇后自愿将他留在这的,景泽景澄小时候没有母妃也在重华宫,后来清清为了方便照顾,就抱回瑶华宫了,公主不同皇子,是需要娇养的,我也不常在苏良媛那留宿,于是没等苏良媛开口,就决定将两个公主暂时留在长寿宫。

        宫中最近喜事连连,母后的笑脸比往日都多了些,之前的不快随着立后烟消云散,母子关系也如往昔一样和谐,一天晌午,我去给母后请安,正巧看到慈宁宫的宫女正在忙忙碌碌的往出搬东西,我有些不解,但却没有询问,而是等回到养心殿后,让高德海派人去打听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是前朝有几个老臣在早朝时惹怒了我,便挑了一些贵重的礼物借着别的由头给母后送去,好让母后为其说情,好在母后看穿了他们的心思,毫不留情地将礼物退了回去,母后没有参与朝中之事,我心中满意,便吩咐高德海去珍宝阁将附属国上贡的七星金灯给母后送去。

        母后收到这价值不菲的金灯自是高兴,这金灯不说其本身价值,就论外观,就没有几人不喜欢的,之前岳良媛向我讨要,我都没舍得给,还和我闹了脾气,但这时候我可没心思哄她,因为到了一年一度科举的日子,我忙的不行,一直到深夜,还在看进入殿试的学子文章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学院开的多了,我们燕蜀学子的文章也越发出色了,看的我是连连点头,其他的都好定,唯有这探花和状元我还有些纠结。若按才能,这个叫周瑜的学子当之无愧为魁首,但张巡就要为探花了,张巡的画像我看过,是个年过四十的老头子,模样也算周正,但历年来探花郎都是相貌堂堂的美男子,今年若是个糟老头子,在状元游街的时候看起来实在不雅观。


  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83468/83468224/25713134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