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 > 英伦文豪 > 第7章 这不是巧了吗?

第7章 这不是巧了吗?


第7章  这不是巧了吗?

        史密斯看看陆时,又看看斯科特,有点儿懵,

        这是什么情况?

        他指着稿子低声问:“陆先生,我能读一下吗?当然,这是还未发表的作品,如果你觉得不合适,那就算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时说:“当然可以,您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史密斯拿起稿件仔细阅读,

        良久,

        “呼~”

        他长出一口浊气,之后有些赞许地说:“难怪陆先生能看出《A  Study  in  Scarlet》这个标题的艺术性,原来是因为对英文写作如此熟悉,而且写得特别地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时连连摆手,

        “您过奖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看他谦虚,史密斯脸上的笑意更盛,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应该清楚,这并非过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陆时的手稿中,前序是一首童谣,改编自《鹅妈妈童谣集》,

        由于这本童谣集成书在18世纪末,黑暗的时代背景导致内容多有血腥、残酷、现实主义的句子,保守的人对这方面的接受度并不高,所以每次再版,都会有所删减,

        前序引用的这一首便在删减的行列中。

        陆时能将之发掘出来并善加利用其诡异的氛围,已经远超史密斯见过的绝大多数作者,如果不是夏木介绍过,史密斯甚至会以为陆时在伦敦已经生活过几十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小伙子是个天才!

        史密斯说道:“而且,你这种写法很新颖。这个童谣……是预言吗?我的意思是,主要人物的死法跟童谣中相同?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,他自己就否认掉了:“不对,应该是凶手在模仿童谣作案。这世上哪有什么预言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一旁的斯科特插话:“还有一点设计得很好,故事发生在封闭、孤立的荒岛上,在案件发生之后,警察短时间内无法介入,且封闭环境内的条件比较有限,破案只能依靠纯粹的推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还有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,我觉得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看看这里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就着前三章的内容积极讨论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莎婆牛X的地方了,别人一本书能有一个创新点就算厉害,而《无人生还》一书是两种模式的开山鼻祖之作:

        暴风雪山庄,

        童谣杀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后人太多抄这种孤岛连环杀人模式的了,

        读者看多了可能觉得寻常,可事实是,他们都抄的莎婆。

        陆时轻咳一声,打断两人讨论,

        他抽回桌上的稿件,脸上写满遗憾,说道:“斯科特先生,既然《曼彻斯特卫报》没有小说连载的版面,那我只能另投他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啪——

        斯科特按住了他的手,

        “你等等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脸上阴晴不定。

        史密斯说:“查尔斯,别耍小孩脾气,你应该很清楚这部小说的价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斯科特缓缓地点头,心里盘算了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作为高销量报纸的主编,他的能量不容小觑,帮陆时在一些周刊、杂志上连载不过是举手之劳,

        只是,请人帮忙是要花人情费的,

        这个来自中国的青年人能担负起自己的信赖吗?

        他问道:“有大纲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时摇摇头,说:“没有大纲。不过我可以列个表格,把这些主要人物的相关简介一一列出。当然,这么做无疑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剧透,你要做好心理准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话音刚落,史密斯走到窗边,

        “我看看街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斯科特一脸无奈道:“Fxxk,剧透……我第一次如此讨厌自己的职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拿出纸笔,递给陆时,

        “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时埋头疾书,文不加点,房间中传来笔尖和纸张摩擦的声音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旁的斯科特低声读了出来:

        “

        劳伦斯·约翰·沃格雷夫,法官,罪行是宣判了爱德华·塞顿的死刑;

        维拉·伊丽莎白·克莱索恩,教师,罪行是谋害了西里尔·奥格尔维·汉密尔顿;

        菲利普·隆巴德,军人,犯有残害东非部落二十一名成年……

        ”

        史密斯暴跳如雷,说:“你别念出来啊!”

        然而,斯科特没有搭理,只是皱着眉似乎陷入了沉思,

        过了一阵,他忽然打断陆时,说道:“你能不能把菲利普·隆巴德犯下的罪行从东非放到布尔?如果你愿意,我可以担保你这本书卖个好价钱,而且能大量出版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时深深看了眼对方,嘴角勾起一个弧度,

        “布尔?”

        莫名地,斯科特立即有了一种被看穿的感觉,浑身别扭。

        他问:“不行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时回答道:“不,我觉得挺好的,毕竟大英帝国现在在南非地区跟布尔人打得有来有回呢。报纸上天天长编累牍地报道,读者们都已经对布尔很熟悉了,确实比东非更有实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一拍额头,

        “对了,昨天的《曼彻斯特卫报》的头版头条好像就是关于英布战争的,丘吉尔先生炮轰政府在英布战争中的政策,并坚决反对扩军计划。嗯,真是一篇精彩的新闻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这话,斯科特就知道自己的小心思已经被戳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既如此,那就没必要再伪装什么,

        他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,

        “无论是支持战争还是反对战争,大英帝国的市民们都有知道真相的权力,你说呢?至少,不能像《每日电讯报》那样对战争歌功颂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歌功颂德就艺术加工?

        陆时低声说:“呵呵,斯科特先生,你真应该从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斯科特愣了愣,随即哈哈大笑,

        “不,那样太无趣了。我更喜欢办报,用《曼彻斯特卫报》组成一把遮天蔽日的雨伞,将伦敦的天完全遮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他从1872年开始担任《卫报》的编辑,持续了整整57年,正是在他的任职期内,《卫报》从一份地方性报纸发展成为一份全国性报纸,也成了世界有名的大报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斯科特是彻头彻尾的自由党,

        他曾经宣言:“评论是自由的,而事实却是神圣的……反对者的声音和朋友的一样有被听到的权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不过现在看来,这种倾向有没有可能是掩盖雄心壮志的伪装呢?

        成为报业大亨的愿景和坚持评论自由的理想,到底哪一个在他的价值排序中更高?

        很难说。

        陆时大大方方地评价:“嘴上都是主义,心里都是生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斯科特不以为忤,

        “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时点头道:“那我把能改的都改改好了。就比如前序的童谣,我准备改成原文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,一旁的史密斯也插话了:“对,我刚才就觉得奇怪,童谣原文明明是《Ten  Little  Niggers(黑人)》,怎么变成《Ten  Little  Indian  Boys(印第安男孩)》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当然是因为现代欧美那蠢到不行的政治正确咯~

        陆时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看向斯科特,

        “怎么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个“怎么样?”自然问的是稿费。

        斯科特能明白陆时改用《Ten  Little  Niggers》的弦外之音,也准备暗示英布战争,

        他会意地笑了,

        “陆先生这么配合,我当然也该拿出诚意,前三章的质量很高,我能出到一章50镑的价位。当然,小说火了的话可以再涨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必须得用高稿酬把陆时绑住,

        否则,这小子跑去给《泰晤士报》或者《每日电讯报》的那些老混蛋效力,可就亏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陆时又说:“《曼彻斯特卫报》没有连载版面,那我的小说要在什么地方刊登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斯科特想也不想,回答:“《苏格兰人报》周三的增刊,也没几天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陆时眨眨眼,

        《苏格兰人报》的总部在爱丁堡,

        道尔的家乡也在爱丁堡,

        这不是巧了吗?


  https://www.lvsewx.com/books/95162/95162793/103553612.html


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:www.lvsewx.com。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vsewx.com